今年母亲节,浙江杭州“90后”姑娘秦菱伶将自己的剪纸作品寄给了母亲,很快收到母亲“惊喜!特别感动!”的微信回复。之后的儿童节、端午节和父亲节,她又制作了动漫、粽子和父爱主题剪纸,并拍成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获得了很多点赞,还有很多朋友私信问我在哪儿学的剪纸。”秦菱伶兴奋地说。
剪纸是秦菱伶在杭州市文化馆“夜课堂”新学到的技艺。
去年3月,杭州市文化馆尝试举办公益培训“夜课堂”,针对“上班族”策划艺术培训。今年,“夜课堂”以“潮生活”为主题,在去年的基础上新增了民乐、书法、剪纸、西湖绸伞等课程。
25岁的杭州建德市剪纸技艺传承人王介明,是“夜课堂”剪纸课的老师。同为年轻人,王介明很了解学员的需求,课程设计得用心、贴心。跟往常在校园或社区开展的传统技艺教学不同,他改变了先讲历史再讲技法的授课顺序,而是采用设计剪纸步骤分解图的方式,带领学员通过直接学习具体剪纸形象入门,并配合节日和节气进行主题创作,效果不错。“今年是龙年,我就让学员观察龙主题剪纸中的龙纹,再分析其中的寓意和技法诀窍。大家理解得很快。”王介明说。

学员正在杭州市文化馆“夜课堂”上课 杭州市文化馆供图
“夜课堂”剪纸课的首批学员共20名,大部分是第一次接触剪纸的年轻人。四川“00后”小伙子马权龙在“夜课堂”上了几堂课后,剪纸水平明显提升。“完全爱上了剪纸,想一直学下去,跟着老师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希望大家有机会都来学习。”
浙江传媒学院的老师钟立杨选择了油画课和社交舞。去上课让她感到自己年轻了不少。“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这就是文化的力量。”钟立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