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遍中国
万亩小麦喜获丰收,想看风吹麦浪,就来双浦!
2023-05-28
A+
A-
《江南网》江南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
江南网欢迎您!
风吹麦浪,金黄的麦穗随风摇曳,片片麦田一望无垠;田埂边,几位工人正蹲着检修收割机,运粮车载着满满一车麦子缓缓驶过,在阳光的照射下,饱满的麦粒闪烁着金色光芒,一幅丰收的美景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观看。
眼下,西湖区双浦镇一万多亩麦田迎来丰收,预计产量将达到2700余吨。
无人机播种 收割机进场
今年小麦产量更高
双浦种粮大户周武群看着自家的1900多亩麦田,脸上洋溢着笑容。“今年开春后气温低了一段时间,小麦成熟得慢,生长期延长麦粒就更饱满。”周武群介绍,小麦颗粒重,产量也上去了,品质比去年好。
趁着抢收时节,周武群的三台收割机同时进场,每台一天能收割80亩,收割下来的麦子会统一进行低温烘干分拣,最后上交粮仓入库。“现在亩产能达到550斤左右,个别亩产能到800斤,产量一年比一年高。”
在双浦,冬种小麦,夏种水稻,小麦的品种是“扬麦28”,水稻选用“浙优19”。每年,西湖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都会来到田间地头,对土壤进行取样测肥,针对缺少养分的土壤进行配方施肥,促进小麦茁壮成长。
在12月份小麦的播种期,周武群特地买了农业无人机,进行播种和施肥,播种15亩左右的地,无人机只需9分钟即可完成。“以前农民一亩播20斤种子,现在有了无人机,一亩播30斤种子,按照80%的出芽率,产量自然也就高了。”周武群说,“6万多元的无人机,国家还补贴了1万,有现代化农机帮忙,我们的作业效率有了质的飞跃。”
土地有质变 种粮有补贴
更多新农人投身农业
丰收的背后,是农业政策与农技服务持之以恒的支持。
几年前,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治理在双浦大力推进,激活了乡村“绿色活力”。双浦镇原本散乱的农田流转并复垦,并改造成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实现杭州主城区垦造水田零的突破。
治理后,水田恢复了原貌,土质得到提升,规模化种植具备了基础条件,在政府的号召下,双浦农民踊跃报名承包土地,村民周武群就是其中之一。
承包土地后,周武群每天在田间奔波,将一片片复垦土地变成粮食丰产区。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农田管理、病虫害统防统治越来越科学,粮食生产逐年实现增产增收,2020年上交国家粮食2100余吨,2021年上交水稻2200吨,粮食年营收达到400万元以上。
去年,西湖区出台了农作物统防统治和配方肥推广应用补助政策,帮忙农户们降低了不少种植成本,绿色化、生态化生产体系得到推广。
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每亩地每年获得2000多元的租金,同时,在种粮大户的邀请下,不少村民加入到农田管理队伍中,实现了家门口的就业。
除了农产品的收益,种粮户们还不断尝试拓展其他创收途径。周武群打造了一片3D彩稻田,吸引了一大批城里的游客前来打卡,展现农耕文化的同时助推农旅结合,丰富村庄旅游资源。
如今的双浦,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农业生产行业。“土地的质变重新提振了本地农民的信心,促进了新农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成长,为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提供新动能。”双浦镇工作人员如是说。
相关新闻
你听,原来这就是老底子杭州清明时节的味道
2025-04-10
浙江欢迎李现来“打鸟”,现成攻略都有哦!
2025-04-10
这个春天,杭州人绝不承认杭州是美食沙漠
2025-04-10
杭州“茶都十景”:鸠坑寻踪
2025-04-10
亲而有度 清而有为——从杭州“六小龙”出圈看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2025-04-04
饭前必看!数字人带你解锁杭帮菜的“味觉密码”
2025-04-04
但得心安即安隐——安平泉(安隐寺)遗址公园
2025-04-01
吴新华:苏轼的雪堂砚
2025-03-31
风问了半句,花答了一地
2025-03-30
杭州,“潜龙”在野
2025-03-30
杭州企业成功开发新技术实现我国芯片领域的重大突破
2025-03-30
春天一定要做的事情:去曲院风荷赏樱
2025-03-27
在杭州上学的内蒙古女孩作文感动全网:网友提议“这个要入选语文课本啊!”
2025-03-27
两位杭州科考人员洞潜失联69小时后奇迹生还!央视披露营救细节
2025-03-26
听,这首歌谣里藏着西湖龙井茶为啥好喝的秘诀
2025-03-24
科技部部长:杭州大批科技初创企业崛起并非偶然现象
2025-03-24
《潮》:钱塘江边的悲怆史诗(吴语配音)
2025-03-24
跟着诗词走进苏东坡的杭州时光
2025-03-20
王澍:“新营造法式”重构传统
2025-03-20
花与城:浪漫背后的杭州脉动
2025-03-20
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