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网欢迎你/www.xjnnet.net/江南网荣誉出品 |
“叮咚,叮咚……”薛阿姨的电话时不时响起,打开一开,又是一条报喜的“喜讯”,工程师张先生和介绍的女孩子在近日成功牵手,专门发消息向薛阿姨报喜。
“这是对我最好的回馈”,薛阿姨名叫薛丽娟,在惠山区长安街道创意公益园内,薛阿姨的“乡村爱情撮合者”的志愿服务工作早已是名声在外。今年66岁的薛阿姨在公益之路上“健步如飞”。她表示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一次尝试 她在公益中找到快乐
近日记者见到薛阿姨时,她正为公益相亲的事情忙着。她告诉记者,她在农村生活过很多年,成了一家包装企业的负责人,忙碌的工作逐渐让她失去了生活原本的快乐,后来尝试做公益并在其中找到快乐,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她发现,如今很多青年男女忙于工作,婚姻大事没时间解决,于是在2013年成立了公益性质的红娘工作室。至今,她免费为约2000对未婚男女“牵线搭桥”。
在薛丽娟的书柜里,有一沓手写的笔记本,里面工整记录了几年来她登记的人,有数千人之多。薛丽娟表示,所有男女信息登记填表基本用手写,只有配对成功步入婚姻殿堂后才把信息输入电脑,“主要是为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被别有用心的人拿去做生意。”
做了快10年的公益红娘,薛丽娟对介绍相亲颇有“心得”,她表示,婚姻是人生大事,坚决不能玩套路,而是要有针对性、客观地介绍双方,相亲路上不留矛盾,人生路上不留遗憾。针对农村大龄青年相亲难、婚礼大操大办等情况,她还谆谆告诫青年人婚礼要简办不铺张,要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人人有责。
80后张先生今年年初时经由其家人介绍,请薛阿姨帮忙。之前先后处过5个都没成,“这一次介绍的女孩子,收入、颜值和个性,各方面经过比较后感觉匹配,看双方的意思应该‘有戏’。”这让薛阿姨很开心。薛阿姨的爱人退休后就成了工作室里的“义务勤杂工”。她告诉记者,全家都在背后默默支持。
她的公益事业一传十、十传百后,吸引了来自上海、苏州甚至南京的一些为子女操心的父母。一些行业机构看到商机,想找她帮忙或合作,但都被她婉拒。
长期坚持 她要把公益事业做到底
关心关爱残疾人群体,是她在“做红娘”之外的另一个公益服务重点工作。不久前,她去参加了其申报的公益创投项目年中评审,内容就是为有文艺爱好和特长的残疾人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展现他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一面。
据了解,薛阿姨不但是当地太极拳协会的公益老师,免费教居民打太极,她还是手工达人,帮助社区妇女学手工,她还组建了“薛阿姨”旗袍队,是领头人和组织者。她表示,学会了这些,可以帮到更多的人。在她的办公室柜子里,摆满了各种奖状、荣誉证书,都快放不下了。她说,每一项牵头的服务都是持证上岗,要做就要追求做到最好,这十年来她可没少考证书。 (黄振)
早上5点多起床洗漱、吃早饭,6点半到达西村社区核酸检测点,穿好防护服,7点准时开始一上午的核酸采样工作。11点采样结束,活动一下酸疼的手臂,匆匆吃过午饭,回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给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慢性病人一一测血糖、量血压,视情况调整用药。送走病人后,再将健康信息一一录入系统。下班后,再为几名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随访。 [详情]
2022-09-21 12:12:48 来源:江南晚报
选择做农业,一开始,孔维洋听到的都是反对的声音。“农业投资大、回笼资金慢”“靠天吃饭风险高”“找个班上起码有固定收入”……这些“理智”发言都没能影响孔维洋。“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土地有情怀,这一直是我的梦想”,从军生涯磨出的韧劲也在不断给他加油鼓气,“偏要做出一些成绩来。” [详情]
2022-09-22 10:43:42 来源:江南晚报
江阴市长泾镇,故称东舜,历来为江南古镇。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长泾老街,更是留下了岁月的古老痕迹,最重要的就是每逢农历八月半前,长泾各传统月饼作坊便“各显神通”,满街飘起月饼香。这一圆小小的长泾月饼,融着各式文化故事,也诉说着缕缕乡愁。 [详情]
2022-09-26 11:02:54 来源:江南晚报
这几天种粮大户强科加强了巡田的频率,时不时来到田里观察水稻生长和田里灌溉、除草情况。再过三到四周,水稻就要丰收了。80后的强科是无锡市永明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管理着1000余亩农田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详情]
2022-09-30 11:46:39 来源:江南晚报
宜兴新庄街道紧邻太湖西岸,太湖边上的连栋大棚在田野上十分醒目,那是宜兴市恒春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食用菌栽培基地。不久前,这里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列为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试点生产经营主体,并纳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亚夫科技服务项目,成为全省优质绿色生产关键技术标准化集成示范单位。“天气转凉了,我们正在进行羊肚菌、赤松茸的菌种培育准备工作。”10月13日,新农人钱春强在基地上一边忙着收获今年新培育的蒜头鸡枞菌,一边告诉记者。 [详情]
2022-10-16 10:11:09 来源:江南晚报
因为懂得花香四季的浪漫,怀揣振兴乡村的执着,海归青年张骥没有选择去企业上班,而是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鹅湖镇南青荡畔创办了鹅湖玫瑰文化园。通过十年的匠心耕耘,张骥成为当地高效农业的带头人,他的玫瑰特色产业更是有声有色。 [详情]
2022-10-27 10:25:17 来源:江南晚报
江南网欢迎你/www.xjnnet.net/江南网荣誉出品 |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