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网欢迎你/www.xjnnet.net/江南网荣誉出品 |
全面摸排明底数,党员流动“不流失”
为准确摸清辖区流动党员底数,由组织部门牵头,召集13家相关成员单位,成立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专班,通过上下联动、多方发动、领域互动系统排查,精准标识流动党员数量及去向。结合党员档案室建设,“一人一档”建立流动党员电子信息库,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
“我们依托鼓楼区‘党员报到’小程序,广泛开展‘党旗在召唤’‘云上安家’等活动,号召流动党员主动向党组织报到,实现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双向奔赴。”鼓楼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截至目前,鼓楼区共登记流动党员190余名,已全部纳入组织管理。
健全机制强管理,双向报到“不脱线”
“我在外地打工,平时只有过节才能回家,总是不能及时参加支部活动。自从有了联络员、建了云课堂,现在我也能按时参加学习和活动了,感觉自己在外也有了家!”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孙广顺激动地说。
今年以来,鼓楼区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流动党员管理办法》,明确流入、流出地党组织具体职责,建立了流动党员“双报到”管理机制。对流出党员,社区干部、支部委员、党员中心户等与其“1+1”结对联系,定期谈心交流,督促主动报到领岗,服从组织管理;对流入党员,按照区域划片、行业分类原则,通过实地核查、多方询问,全覆盖查找、精准化定位,全面纳入支部管理,规范组织生活,实现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管理“不脱线”。
创新培训出实招,学习教育“不断线”
“收到红色包裹,倍感心安,感谢组织的挂念,无论走到哪里家乡都是我的‘根’!”收到流动党员专题学习资料包的瓦房社区流动党员庄颖在感动之余,专程向社区党组织发送信息致谢。
鼓楼区不断创新流动党员培训形式,丰富学习载体,打造线上线下双平台,激发学习热情,确保流动“不流学”。线上,联络员通过QQ、微信、远程教育平台等定期为流动党员推送学习篇目,并引导其进行线上打卡,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指尖“云课堂”;线下,党支部通过开展流动课堂等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学上门”。同时,利用返乡时机,组织集中学习,并对流动党员参学情况进行跟踪,及时帮助流动党员精神“补钙”、头脑“充电”、能力“加油”。
优化服务暖人心,组织关爱“不掉线”
“我们在货车司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了流动党员之家,提供各类暖心服务,还专门在园区醒目位置张贴了《流动党员‘回家’指南》和二维码,他们可以通过扫码留下联系方式,找到党组织。”琵琶街道金驹物流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流动党员的特殊性和需求,鼓楼区注重强化帮扶引导和关心关爱,进一步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磁铁效应”,帮助流入党员过好组织生活,通过建立3个流动党员服务中心,设立71个流动党员之家,打造全覆盖式流动党员服务矩阵。同时,通过走访调研收集流动党员困难诉求,由辖区内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党组织认领,实现“一对一”精准对接。截至目前,累计解决流动党员群体关于学历提升、办理保险等诉求30余项,确保关心关爱持续“在线”。
江南网欢迎你/www.xjnnet.net/江南网荣誉出品 |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